1958年8月20日下午三时,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的空气沉闷得让人窒息。
会议室里坐着共和国最高层的决策者们。
毛泽东、林彪、粟裕、叶飞,还有一众军委成员。
桌子上堆满了各种情报文件,有些纸张边角已经被汗水浸湿。
林彪把手中的情报摔在桌子上,纸张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那是一份刚刚从台湾海峡传来的最新军情。
「美军两个航母战斗群增援台湾!」
林彪的声音很大,每个字都带着紧张。
他指着情报上的数字。
「第七舰队列克星敦号和汉考克号,已经驶入台湾海峡南端。」
粟裕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不以为然。
他拿起另一份情报,上面是美军太平洋舰队的部署图。
「只是例行轮换!」
粟裕的声音很平静。
「每年这个时候,美军都会调整舰队部署。」
他把情报递给林彪。
「你看,去年同期也是这样。」
林彪接过情报,仔细看了看,但脸色依然凝重。
「可是中东局势不同了。」
毛泽东坐在主席台上,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。
烟雾在他面前缓缓升腾,遮住了他的表情。
他一直在听着两人的争论,没有插话。
会议桌上摆着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。
红色的标记显示着美军在全球的部署。
黎巴嫩、约旦、台湾海峡,三个红点连成一线。
毛泽东突然开口,声音不大,却让整个会议室陷入死寂。
「叶飞,准备好了吗?」
叶飞正在翻阅厦门前线的作战计划。
听到毛泽东的问话,他立即站了起来。
「主席,我们的射击诸元已经计算完毕。」
他打开一个文件夹,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。
「300门大炮,分为15个炮兵营,每个营配备20门炮。」
叶飞的手指在数据表上移动。
「射击精度可以控制在50米范围内,保证指哪打哪。」
毛泽东点点头,但没有立即回答。
就在这时,警卫员快步走进会议室。
他径直走到王尚荣身边,在他耳边低语几句。
王尚荣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。
他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,快速拨了一个号码。
「是,马上确认。」
他放下电话,站起身来。
「报告!美军第七舰队改变航向直扑海峡!」
王尚荣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。
「企业号航母战斗群,正以25节航速向台湾海峡驶来。」
这个致命军情改变了整个会议的氛围。
01
时间回到1958年7月15日。
贝鲁特机场跑道上,C-130运输机的螺旋桨还在旋转。
美军第六舰队陆战队员跳下机舱,他们的靴子踏在黎巴嫩的土地上。
每个士兵都背着全副武装,M14步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。
黎巴嫩总统卡米勒·夏蒙站在机场贵宾室里,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的景象。
他的脸色苍白,手里紧握着一杯咖啡。
「艾森豪威尔总统履行了承诺。」
美国驻黎巴嫩大使对他说。
「美军会保护你的政府。」
同一天,约旦安曼机场。
英军运输机降落在跑道上,机舱门打开,伞兵团士兵鱼贯而出。
他们的装备比美军更加精良,每个人都配备了最新的L1A1步枪。
约旦国王侯赛因在王宫里接见了英军指挥官。
「感谢英国政府的支持。」
侯赛因说。
「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来对抗纳赛尔的威胁。」
这就是艾森豪威尔主义的铁拳。
美军登陆黎巴嫩,英军空降约旦。
整个中东地区陷入了紧张状态。
消息传到台北,圆山指挥所内一片忙碌。
蒋介石坐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,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着各种军事部署。
胡宗南匆匆走进指挥所,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。
「委员长,请指示?」
蒋介石站起身来,走到地图前。
他的目光停留在金门岛上。
那个弹丸小岛,面积只有150平方公里,却驻扎着他的精锐部队。
第3军团、第5军团,总共1.2万人。
这些部队配备了最新的美式装备,M1加兰德步枪、M1卡宾枪、还有105毫米榴弹炮。
「反攻大陆的时机到了。」
蒋介石的声音很坚定。
「美军在中东的行动,给了我们机会。」
他转身面对胡宗南。
「共军不敢在美军面前冒险。」
胡宗南点点头,但脸色仍然凝重。
「委员长,我们需要美军的直接支持。」
蒋介石走到办公桌前,拿起电话。
「接美军顾问团。」
电话很快接通了。
「罗伯特准将,我需要和你谈谈。」
蒋介石用英语说道。
电话那头传来美军准将的声音。
「蒋总统,我们已经收到华盛顿的指示。」
罗伯特准将的声音很谨慎。
「第七舰队将在台海进行例行巡航。」
蒋介石放下电话,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「美军会保护我们。」
他对胡宗南说。
「现在可以开始准备反攻了。」
副官这时走了进来,手里拿着一份电报。
「委员长,这是从华盛顿发来的。」
蒋介石接过电报,快速浏览了一遍。
电报内容很简单:美军第七舰队将派遣两个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湾海峡,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例行巡航。
「很好。」
蒋介石把电报递给胡宗南。
「有了美军的支持,我们可以放心行动了。」
但是他不知道,在海峡的另一边,另一个巨人正在筹划着完全不同的计划。
同一时间,北京中南海。
毛泽东正在书房里翻阅从各地送来的情报。
书桌上堆满了文件,有些是外交部的报告,有些是军委的作战计划。
8月17日政治局会议的记录摆在他面前。
记录的第一页就是关于中东局势的分析。
「美军登陆黎巴嫩,是为了控制中东石油。」
外交部长陈毅在会议上说。
「我们需要支持阿拉伯国家的斗争。」
毛泽东在记录的空白处写下了几个字。
「用炮击金门牵制美军。」
他放下笔,走到窗前。
中南海的湖水在月光下波光粼粼。
毛泽东的脑海中浮现出一系列数字。
金门守军1.2万人,美军顾问团150人。
厦门解放军部队3万人,炮兵300门。
这些数字在他脑中反复出现,组成了一个复杂的战略计算。
如果美军直接介入,事情就会变得复杂。
但如果美军不介入,蒋介石就失去了依靠。
「这是一个绞索。」
毛泽东自言自语道。
「勒紧了,但不能勒死。」
他回到书桌前,拿起电话。
「接军委作战部。」
电话接通后,毛泽东的声音很平静。
「叶飞到了吗?」
「报告主席,叶飞司令员已经到达厦门。」
「让他立即制定作战计划。」
毛泽东说。
「记住,我们的目标不是占领金门,而是给美蒋一个警告。」
当美军航母逼近,他要如何破局?
这个问题的答案,即将在北戴河的会议室里揭晓。
02
8月20日上午,北戴河会议室里的气氛格外紧张。
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太平洋地图,上面密密麻麻地标着各种军事部署。
红色的标记显示着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实时位置。
蓝色的标记显示着解放军的部署。
绿色的标记显示着国民党军的位置。
三种颜色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战略态势图。
林彪站在地图前,手中拿着一根教鞭。
他的脸色很严肃,额头上有细密的汗珠。
「同志们,我们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。」
林彪的教鞭指向台湾海峡。
「美军第七舰队在这里,总共有两个航母战斗群。」
他的教鞭移动到菲律宾附近。
「第三舰队的一个航母战斗群在这里。」
然后教鞭指向日本方向。
「第五舰队的两个驱逐舰中队在这里。」
林彪转身面对与会者。
「如果我们炮击金门,美军很可能直接介入。」
他走到会议桌前,拿起一份厚厚的文件。
「这是我们情报部门收集的美军核武器部署情况。」
文件的封面用红色字体写着:1958年美国核打击预案。
「美军在日本部署了战术核武器,在关岛部署了战略轰炸机。」
林彪翻开文件的第一页。
「如果冲突升级,我们没有还手的能力。」
他的声音很沉重。
「所以我建议采取北顶南放的策略。」
「什么是北顶南放?」
粟裕问道。
「北顶,就是在朝鲜半岛制造紧张局势,吸引美军注意力。」
林彪解释道。
「南放,就是在台海保持克制,避免直接冲突。」
粟裕摇摇头,他的表情很不赞同。
「我不同意这个策略。」
他站起身来,走到地图前。
「中东局势给了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。」
粟裕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圆圈。
「美军主力都在中东,太平洋舰队实力有限。」
他转身面对林彪。
「而且,我们有48小时的战略窗口期。」
「什么窗口期?」
林彪问道。
「中东局势还在发展,美军不会轻易调动太平洋舰队。」
粟裕拿起一支红笔,在地图上标出几个点。
「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,迅速打击金门。」
他走到作战计划前,翻开第一页。
「300门大炮,分布在厦门沿海15个炮兵阵地。」
粟裕的手指在计划书上移动。
「每个阵地配备20门152毫米榴弹炮。」
他翻到下一页,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数字。
「射击诸元已经计算完毕。」
这是射击诸元计算表,每一个数字都经过精确计算。
「射击间隔3分钟,单次齐射可以覆盖2平方公里的面积。」
粟裕的声音很自信。
「我们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完成第一轮打击。」
他转身面对毛泽东。
「主席,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。」
毛泽东听着两人的争论,手中的烟一直没有断过。
他的面前摆着一个烟灰缸,里面已经堆满了烟蒂。
会议桌上除了地图和文件,还有一台收音机。
收音机里正在播放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。
「美军陆战队在贝鲁特与当地武装发生冲突。」
「英军在约旦首都安曼实施戒严。」
「联合国安理会将召开紧急会议。」
每一条新闻都在提醒着在座的人,世界局势正在发生剧烈变化。
毛泽东突然开口说道:
「绞索论,你们听说过吗?」
会议室里一片寂静。
所有人都看向毛泽东。
「绞索是用来勒脖子的。」
毛泽东站起身来,走到地图前。
「但是,绞索有个特点。」
他的手指在台湾海峡上方画了一个圆圈。
「勒紧但不勒死。」
毛泽东转身面对大家。
「勒死了,就没有利用价值了。」
「但是不勒紧,就起不到威慑作用。」
他回到座位上,重新点燃一支烟。
「我们要支援中东,警告美国,但不能把事情搞得太大。」
毛泽东的声音很平静,但每个字都带着分量。
「炮击金门,就是我们的绞索。」
他看向叶飞。
「叶飞,你来说说具体的作战计划。」
叶飞立即站起身来,走到地图前。
「主席,我们的计划分为三个阶段。」
他拿起教鞭,指向厦门。
「第一阶段,集中火力打击金门机场和港口。」
教鞭移动到金门岛。
「第二阶段,持续炮击,但避免造成大量伤亡。」
「第三阶段,根据美军反应,调整打击强度。」
毛泽东点点头。
就在这时,王尚荣看了看手表,时间指向下午两点。
他正准备继续汇报最新情况,警卫员匆忙走了进来。
警卫员直接走到王尚荣身边,在他耳边低语几句。
王尚荣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。
「美军舰队加速驶向台湾海峡!」
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。
「根据最新情报,美军企业号航母战斗群正以最高航速向台湾海峡驶来。」
「预计24小时内到达。」
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,炸响在会议室里。
林彪立即站起身来。
「我们必须重新考虑计划。」
他的声音很急促。
「如果美军直接介入,后果不堪设想。」
粟裕也站了起来。
「正因为如此,我们更应该抓紧时间。」
他看向毛泽东。
「主席,我们没有时间犹豫了。」
毛泽东缓缓站起身来。
「既然美军要来,我们就让他们来。」
他的声音很平静,但透着一种坚定。
「但是,我们的计划不变。」
「24小时后开始炮击。」
03
8月21日深夜,厦门前线指挥所。
指挥所设在距离海岸线800米的一个山洞里。
山洞经过精心伪装,从外面看不出任何异常。
洞内灯火通明,到处都是作战地图和通讯设备。
几十名参谋人员在紧张地工作着。
叶飞站在指挥台前,面前是一张巨大的金门岛地图。
地图上标着密密麻麻的目标点。
电话铃声刺破了夜晚的宁静。
叶飞抓起电话,话筒里传来观察员的声音。
「司令员,美军侦察机已抵金门上空!」
声音很紧急。
「是RF-86侦察机,正在对我军炮兵阵地进行拍照。」
叶飞放下电话,立即走到观察镜前。
透过观察镜,可以看到远处的金门岛。
岛上灯火稀疏,但可以看出防御工事的轮廓。
「参谋长,美军侦察机的航线是什么?」
叶飞问道。
参谋长拿起一份报告。
「从台湾松山机场起飞,沿着海峡中线飞行,然后在金门上空盘旋。」
「盘旋时间多长?」
「大约20分钟。」
叶飞点点头。
「看来美军已经知道我们的意图了。」
他拿起红色电话,直接拨通了北戴河的长途。
电话响了几声,传来林彪的声音。
「叶飞,情况怎么样?」
「林总,美军侦察机已经开始侦察我们的阵地。」
叶飞的声音很沉重。
「而且,台湾方面也在加强防御。」
「什么防御?」
「金门岛上的高炮阵地增加了一倍,还有新的雷达站投入使用。」
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。
「叶飞,我觉得我们应该推迟行动。」
林彪的声音很坚决。
「美军已经介入,我们不能冒险。」
「但是主席的指示是明天下午开始炮击。」
叶飞提醒道。
「我知道,但情况已经变化了。」
林彪的声音很急促。
「我马上向主席报告,建议推迟行动。」
「必须推迟炮击!」
8月22日黎明,北戴河会议室里灯火通明。
从昨天晚上开始,这里就没有熄过灯。
毛泽东坐在主席台上,面前摆着一张白纸。
他拿起毛笔,蘸了蘸墨水。
「打而不登,封锁不歼。」
他把这八个字写在纸上,毛笔的墨迹在白纸上格外醒目。
林彪坐在对面,脸色很凝重。
「主席,美军的态度很明确。」
他拿起一份电报。
「这是我们驻联合国代表团发来的消息。」
「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昨天晚上召见了我们的代表。」
林彪念着电报内容。
「美国方面表示,如果中国大陆攻击金门,美军将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台湾。」
毛泽东没有抬头,继续在纸上写字。
「只打军事目标。」
他写下这句话,然后停顿了一下。
「只打蒋军不打美军。」
毛泽东又写下了这句话。
「主席,这样的限制太多了。」
粟裕说道。
「如果束手束脚,很难达到预期效果。」
毛泽东放下毛笔,看向粟裕。
「粟裕,你觉得我们的目标是什么?」
「支援中东,警告美蒋。」
粟裕回答道。
「对,所以我们不需要占领金门。」
毛泽东站起身来。
「我们只需要让全世界知道,中国不会坐视不管。」
他走到地图前,指着金门岛。
「炮击金门,就是我们的态度。」
毛泽东转身面对大家。
「但是,我们要掌握主动。」
他拿起刚才写的纸。
「这就是我们的作战方针。」
他又提起比,加上6个字。
下一刻,所有人都愣住了。